欢迎来到沂沭泗水利网!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局内在线
局内在线
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奋力打赢沂沭泗水旱灾害防御硬仗
发布时间: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防办  责任编辑:史秀东  浏览次数:

2024年,沂沭泗水系防汛形势总体严峻复杂,显著体现了水旱灾害的不确定性:一是前汛期发生较严重旱情,二是主汛期出现典型的旱涝急转,终止干旱防御应急响应的第二天即启动洪水防御应急响应。三是降雨场次多、时间长、总量大,其中7月份降雨量列有实测资料记录以来第2位。四是洪水过程多,连续出现4次编号洪水。五是范围广,6个水文站点超警超保,新沂河沭阳站超警持续258小时。六是两个台风直接影响流域,其中“贝碧嘉”是比较少见的在接近汛末时出现。面对严峻形势,沂沭泗局在淮委正确领导下,科学防控,成功防御水旱灾害,取得显著成效。

一、始终锚定一个总体目标

水利部、淮委高度重视沂沭泗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汛期,李国英部长会商时3次专门对沂沭泗河洪水防御工作作出部署,杨锋主任2次检查沂沭泗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沂沭泗局始终锚定“四不”总目标,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压实防汛责任,从细从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分阶段逐级开展隐患排查处置,细化完善各类方案预案71份,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二、全力落实四项保障措施

(一)持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工程、病险闸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取得突破进展,韩庄闸、蔺家坝闸除险加固可研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完成沂河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南四湖省界及重要控制断面水文站建设等7项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大力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加强险工险段动态管理,完成沭河宋家、后东庄2处险工险段销号工作。全面深化直管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新沭河泄洪闸等3处工程顺利通过初评。率先在流域机构开展现代化水闸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先试,编制印发刘家道口、二级坝水利枢纽矩阵实施方案,努力探索现代化水闸管理新实践。

(三)进一步畅通河湖行洪空间

组织开展净河行动,汛前完成全部在建涉河项目施工围堰、临时设施彻底拆除。有效运用沂沭泗河“1+7”市级河长办联席会议机制,全面完成流域7地市河湖问题分类整治方案编制印发,全年完成111处河湖存量问题整治,其余问题已全部纳入各市分类整治方案。推动建成3处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幸福沂沭泗河建设实践纳入到水利部河湖长制典型案例。

(四)稳步推进智慧赋能

迭代优化数字孪生成果,全面启用防洪、水资源、运管、水政执法等智能业务应用。汛期利用防洪“四预”系统生成预报结果60余期、预报断面200余次,为会商调度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沂沭泗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系统项目建设,以大中型水闸、险工险段为重点,开展数字孪生工程建设。

三、坚决打赢防汛抗旱两场硬仗

(一)狠抓三个环节,打赢抗旱主动战

1—6月沂沭泗流域累计降水量偏少4成,6月更是偏少近6成,下级湖水位降至死水位以下。沂沭泗局将抗旱保供水作为重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抓“开源”。局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启用南水北调补水下级湖9496万立方米,守住下级湖最低生态水位,有效缓解旱情。

二是促“节流”。各级单位强化取水口巡查和重要控制断面水文应急监测。直管各水闸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尽量为受旱地区供水。

三是守“底线”。立足于最不利条件编制《南四湖抗旱预案》等,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压实责任。

(二)用好三大法宝,打赢防洪攻坚战

东调、预泄、错峰是沂沭泗河洪水调度的三大法宝,也是落实系统思维、极限思维、底线思维的具体体现。

一是利用两大枢纽全力实施洪水东调。统筹上下游,充分运用刘家道口枢纽和大官庄枢纽调泄,8轮洪水均圆满实现全力东调目标,沂沭河洪水整体东调比例近60%,大官庄枢纽东调比例更是达到95%,使南四湖、骆马湖洪水调度更加主动。

二是利用两大湖泊提前预泄腾容。统筹云中雨和落地水,多次在上游洪峰形成前把南四湖、骆马湖水位预泄至汛限水位以下0.5~1m,充分腾容,为后续洪水调度赢得先机。

三是利用三条水系特性科学错峰。统筹上游来水与区间产水,充分利用各水系互联互通特点以及湖泊蓄洪能力,科学调度水闸分洪、泄洪,保证了主要河湖水文站洪峰不遭遇,同时有效兼顾了分沂入沭以北、台儿庄、连云港等地区排涝。

统筹蓄水、航运、水生态、水环境,努力实现涉水效益的最优。骆马湖实现多次水体置换,减轻了蓝藻影响;大运河黄金水道至少提前1周恢复通航;两湖及20座大型水库汛末蓄水总量54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3成。工作成效得到流域人民高度赞誉,山东省水利厅、江苏省防指专门致信感谢。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按照淮委决策部署,扎实做好2025年各项工作,推动沂沭泗水利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1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区元和路9号  传真:0516-83683666  邮编:221018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