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沂沭泗水利网!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沂沭泗要闻
节水优先 江河共济——沂沭泗局统筹推进干旱防御工作
发布时间:  作者:王瑶、王君  来源:防办  责任编辑:宋京鸿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沂沭泗流域出现历史罕见的“汛期反枯”局面,7月流域累计降雨67.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9%,为1953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低。受降雨偏少影响,河湖水位持续偏低,南四湖下级湖已在死水位以下运行21天,沭河呈断流状态,南四湖湖西丰沛地区出现大范围旱情。面对复杂严峻的干旱形势,在水利部、淮委统筹指导下,沂沭泗局锚定“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确保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确保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的目标,立足防大旱、防长旱,贯通节水、调水两个关键环节,落实落细各项干旱防御措施。

节水优先,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方水量

“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把节水优先摆在首位,大旱之年,更要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

沂沭泗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加强雨情、水情、旱情、墒情滚动监测预报,超前分析研判旱情影响和发展态势,组织召开8次周会商与10次干旱防御专题会商,全面部署干旱防御工作,要求全局树牢节约意识。3次启动或提升沂沭泗局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按照应急预案落实工程调度运用、取用水管控等具体措施。

局领导带领工作组赴南四湖片各闸、站一线,检查指导干旱防御工作。局属各相关管理单位严格南四湖周边取用水行为监管,规范取用水秩序。派出水文应急监测组在南四湖周边开展低水位流量应急监测,每日统计南四湖重要河段水资源监测数据和取水用户取水量,详细计算每日出入湖水量,用绣花功夫护好每一滴水。

统筹城乡居民用水与南四湖生态安全,精准调度直管控制性工程。7月13日以来,严格执行淮委调度意见,调度复新河闸、苏北堤河闸、大王庄闸、胜利渠首闸等直管控制性工程16闸次,累计下泄水量超2000万方支持丰沛地区及峄台地区抗旱,为沿河乡镇农作物时令灌溉提供水源保障。

江河共济,积极实施生态应急水量调度

“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沂沭泗局修订完善《抗旱应急水量调度预案》,深入分析上游水库、黄河、长江、淮干等作为调水水源地的可能性,找准机遇,积极协调,在做好节流的同时,努力抓开源,全力实施应急水量调度。

一是从南四湖上级湖向下级湖补水。根据淮委安排部署,统筹考虑防洪安全与洪水资源优化配置,7月3日至5日第一轮开启二级坝二闸,向下级湖补水1900万方,有效缓解下级湖水位下降趋势。7月27日再度开启二级坝向下级湖生态补水,截至8月1日已累计补水超2200万方,基本保障了下级湖水位不再继续下降。

二是从黄河流域向南四湖应急补水。7月20日至24日,黄河支流大汶河发生洪水过程,下游东平湖超汛限水位。在水利部的指导和黄委、淮委、山东省水利厅统筹下,沂沭泗局紧抓机遇,全力协调山东黄河河务局将东平湖洪水通过东平湖南排工程经梁济运河向南四湖上级湖应急补水,累计调水超5000万立方米,化洪水为资源,既缓解了东平湖防洪压力,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南四湖抗旱需要,充分发挥防汛抗旱双重效益,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生动体现。

三是协调利用江水北调工程补水。7月25日以来,淮委协调江苏省开启皂河泵站、蔺家坝泵站等工程,向下级湖、骆马湖补水,截至8月1日8时,累计向下级湖补水达1000万立方米,为南四湖下级湖、骆马湖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据预测,沂沭泗流域近期仍无较大范围降雨过程,第8号台风“竹节草”虽能够带来局部降雨,但流域旱情态势仍将持续。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也是水稻等农作物正处于需水敏感期,沂沭泗局将继续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促进洪水资源化利用,加强流域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充分发挥直管水利工程蓄水保水、供水灌溉功能,确保大旱之年无大灾。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1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区元和路9号  传真:0516-83683666  邮编:221018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微信公众号